11 月 3 日,《春树》女主白百何一条附带着捂眼、捂耳、捂嘴表情包的微博 ——“还能这么操作”,在东京电影节颁奖前夕炸开舆论场。随后其朋友圈 “得鱼忘筌” 的文字与过河拆桥漫画,更让猜测发酵。彼时影片男主王传君尚未斩获最佳男演员,却已因 “沪圈施压评委”“40 分钟戏份配不上影帝” 等传言被推上风口浪尖,成为众矢之的。
长文揭真相:靶心是剧组而非同行
11 月 6 日,白百何的长文回应终于厘清迷雾。她明确表示不满并非针对王传君,而是直指《春树》剧组的失礼操作:11 月 3 日,制片人彭瑾便通知她 “未获奖可提前回国”,无需参与 5 日闭幕式,导演张律全程隐身未作任何沟通,将作为女主的她彻底排除在后续庆祝环节之外。
文中更曝光接戏内幕与过往积怨:当初张律以 “赚钱为妻子治病”“被其他女演员爽约” 为由卖惨,打动她不顾经纪人反对接下《春树》与《罗目的黄昏》两部作品。而在《罗目的黄昏》釜山电影节宣传时,她曾自费前往却差点被拦在会场外,制片人彭瑾则在休息室闲聊,事后新闻照中更是不见其身影。“有些人确实不值得被选择”,白百何的感慨道尽职场委屈。
王传君的 “冤屈”:被谣言裹挟的实力派
这场风波中,王传君成了最大受害者。戏份不足 40 分钟却击败众多对手获奖,让 “水帝”“靠背景” 的骂声铺天盖地。更有人编造 “沪圈势力施压评委文晏” 的阴谋论,称其借助人脉拉拢评委形成投票优势。
但真相早已暗藏:东京电影节明确表示演员奖项评选与戏份无关,王传君的安静内敛表演打动了全体评委。评委文晏更公开澄清 “不认识片方,不知沪圈为何物”,强调奖项是集体讨论的一致结果。从《我不是药神》的吕受益到《无名》的情报人员,王传君早已用实力摆脱 “关谷神奇” 标签,此次获奖本是情理之中。
风波背后:行业隐痛与公众焦虑
白百何的发声让舆论彻底转向,网友纷纷谴责剧组 “用完即弃” 的操作:影片入围时借其号召力,获奖后却将女主排挤在外,连基本的尊重都未给予。截至目前,导演张律与制片人彭瑾仍未回应争议,更显被动。
这场闹剧实则折射出双重现实:一方面是影视圈对女演员的隐性不公,从资源分配到待遇尊重都存在短板;另一方面是公众对 “资本操控奖项” 的集体警惕,让 “黑幕说” 总能轻易引发共鸣。正如白百何文末所言 “人品重如山,良心比金贵”,行业的健康发展,既需要演员坚守初心,更需要从业者守住职业底线。